羅斯伯格墨西哥站迎冠軍點 思想戰術上全面作準備

特約記者茅為安報道
尼科·羅斯伯格在本周末的墨西哥大獎賽迎來第一個“冠軍點”,如果他贏得比賽勝利而隊友劉易斯·漢密爾頓不能拿到積分,他就將成為世界冠軍。
上周末在奧斯汀的比賽證明了美國不愧是漢密爾頓的福地,他以統治級的表現贏下了一場必須拿下的勝利。對他而言,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隊友以第二名完賽,使得兩人的分差還有26分。
思想上以不變應萬變
如今的爭冠形勢已經很明朗,羅斯伯格只要在最后三場里拿到兩個第二、一個第三,哪怕漢密爾頓全勝,他也足夠第一次封王。英國人已經在美國表示,如果自己衛冕失敗,他會“試著像個男人一樣”去面對。
今年最后三場比賽的順序與上賽季完全相同:墨西哥、巴西和阿布扎比。去年,羅斯伯格以“三連勝”收官,但同期漢密爾頓在奧斯汀就提前鎖定了年度冠軍,所以在最后三場有所放松。本周末,墨西哥城的氣氛肯定變得不同,戰斗也會絕對認真。
羅斯伯格在本賽季前十場比賽都把持著積分榜頭把交椅,但是他堅持表示不關心積分。美國大獎賽后,他第一次在媒體面前承認,已經意識到了自己在墨西哥有加冕的可能性,不過這不會改變他今年保持下來的備戰方式,那就是只關心下一場比賽如何爭勝。
“我的目標與今年每一場比賽都一樣,爭取在那里獲勝,”德國人說,“在賽季收官時發現自己仍處于爭冠行列,令人非常興奮。但是,我的思路就是一切從簡。一個比賽周末可能發生很多事情,而且可能超出我的控制范圍。所以,最好還是屏蔽掉任何猜想,專心做好手頭的工作。迄今為止,這對我是最管用的,也是我覺得自己處于最佳狀態的原因。”
戰術上杜絕不安定因素
連續三年爭冠,羅斯伯格的能力已經毋庸置疑,今年他已經拿到九場勝利。按照目前的狀態,唯有意外因素才可能讓他所有的努力付之一炬,其中之一就是賽車的機械故障。
當漢密爾頓在馬來西亞引擎爆缸后,如何保證確保兩輛賽車的可靠性,讓梅賽德斯如臨大敵。雖然無論誰勝出,這個車手世界冠軍都是梅賽德斯的功勞,但作為完美主義者,車隊自然不希望這場戰斗的結果,最后是被機械因素所左右,也算對車迷的一個交代。
“車隊上下壓力非常大,每個人都知道自己肩負的責任和外界的期待,”梅賽德斯運動主管托托·沃爾夫承認他與所有員工都感受到泰山壓頂之勢。
漢密爾頓在奧斯汀輕松領跑后勝出,但他表示到了比賽尾聲階段,一直擔心會重蹈雪邦的覆轍。沃爾夫表示,梅賽德斯已經放棄了在賽季收官階段升級動力單元的計劃,包括客戶車隊使用的引擎都維持相同的規格,就是為了在這方面將意外發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避免羅斯伯格和漢密爾頓再遇不測。
當車隊在硬件上盡全力提供幫助的同時,羅斯伯格非常清楚,他必須在賽道上躲開事故。在馬來西亞時,他在一號彎無辜被塞巴斯蒂安·維特爾撞上,幸好當時他的賽車神奇地沒有受損。但下一次會怎樣,誰能保證?
這也就意味著,他必須在比賽起步時萬無一失。今年的規則對發車程序做了修改,單離合器取代了雙離合器,提高了操控失誤的可能性。同時,由于暖胎圈禁止無線電通訊,車隊無法告知車手賽道表面抓地力和輪胎表現的信息,只能依靠他們自己判斷。這就是為什么今年屢屢見到像漢密爾頓遭遇發車噩夢,而羅斯伯格也有幾次不順。只要能干凈利落地進入一號彎,羅斯伯格基本就不用面對遭遇其他賽車時“拼或保”的兩難處境。
但是,這不代表梅賽德斯就能放松警惕。從美國的比賽來看,紅牛的競爭力已經越來越接近。丹尼爾·里卡多在一號彎超越羅斯伯格后,一直占據著第二名,迫使梅賽德斯改變輪胎策略。如果不是虛擬安全車給羅斯伯格帶來了一次“免費”的進站機會,最后他能否追回第二還很難說。車隊承認根據戰術,他需要在最后階段親自在賽道上動手超車。而這,就是不安定因素。
1982年,羅斯伯格的父親科克·羅斯伯格戰斗到賽季的最后一場比賽,贏得了世界冠軍。如今,他能否在墨西哥兌現第一個“冠軍點”,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