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報專訪】薩基:巴黎全隊應反思 不能圍著內少轉

梅利桑德·戈麥斯
體壇+記者姜斯瀚編譯
體壇傳媒是《隊報》中國區版權合作伙伴,未經許可轉載或摘編是侵權行為
前AC米蘭主帥、兩次歐冠得主薩基認為,巴黎要想取勝需要更好地打造基礎,首先是俱樂部,其次才是球員。
上世紀80年代末掀起過一場戰術革命的薩基,被認為是史上最出色的教練之一。他因無法承受教練的巨大壓力,離開球場已有15年之久。周二晚他作為意大利電視臺的嘉賓評述了巴黎與皇馬的第二回合較量,對于巴黎,他的評價相當苛刻:“金錢買不來想法。”
Q:您如何看待巴黎與皇馬的比賽?
A:巴黎的態度讓人失望,我期待他們能展示出更多的侵略性和強度。我不知道他們腦袋里咋想的,但我始終認為埃梅里是個好教練,問題是球員們是否服從他。
Q:您的回答是?
A:我不知道。教練應該有明確的戰術理念,這可以幫助到球隊,就像電影需要劇本一樣。當劇本糟糕時,再出色的演員也拍不出好電影,所以教練需要球員們的支持。我很了解巴黎的球員,他們中不少人都在意大利或西班牙踢球。我看過維拉蒂在國青隊的表現(2010-14年賽季薩基被意大利足協聘為國青隊的技術協調員),從U17到U21,我看著他一路成長。但那晚看到他的態度時……不行,到達了一定水準后,我們不能如此行事。如果他這么做了,說明出了問題,我覺得俱樂部的所有人都需要反思。他們需要明白俱樂部是建設中最重要的部分,因為一切都始于俱樂部,他的歷史,他的眼光,他的規則、他的領袖……俱樂部要大于球隊、球隊要大于每個個體。我感覺這樣的價值體系在巴黎被顛倒了。
Q:您談到了歷史,但一支歷史不那么悠久的球隊應該如何在歐洲舞臺上書寫歷史呢?
A:像皇馬這樣的歷史不是幾年間寫就的,但你可以有一些想法、觀點和管理架構。巴黎花了很多錢,但這還不夠。周二晚上我們看到了:他們是夏天投資最多的球隊(4.17億),但表現真的不夠。巴黎人沒有悠久的歐戰史,如果他們真的想贏得歐冠,就需要有一些想法,一些明確的想法。
Q:像簽下瓜迪奧拉的曼城那樣?
A:在曼城,最重要的是俱樂部支持主帥。巴黎要想有所突破也該這樣。我和瓜迪奧拉是好朋友,他到了曼城:“我想買這個,買那個……”他會簽下那些符合他戰術體系的球員。曼城也沒有悠久的歐戰歷史,但可以看到他們現在非常具有競爭力。
Q:這是因為他們得到了瓜迪奧拉的戰術理念,不是么?
A:確實,戰術是一切的基礎,很多人理解不了這點。足球是一個有時需要個人發揮的團隊運動。但如果你想取勝……一個偉大的球員能幫你贏得一場比賽,但僅僅是一場,只有球隊才會讓你贏得錦標。巴黎的另一個問題是法甲的水平不夠高。
Q:拜仁在德甲也是經常橫掃,可他們還是贏得了歐冠。
A:是的,但我覺得德甲處在另一個水平上,當你經常可以和萊比錫、多特蒙德、沙爾克04交鋒時,這樣的比賽強度要強過法甲。巴黎比其他競爭對手強太多了,很少能感受到歐冠的強度。
Q:您剛才提到了球員們不服埃梅里,但在更衣室得到尊重難道不是教練的任務么?
A:是的,但需要俱樂部站在教練的立場支持他。否則你只能孤軍奮戰,也就完蛋了。教練是競技方面的負責人,也是俱樂部最重要的人,當他說出想法時,所有人都要和他口徑一致。
Q:本賽季巴黎的計劃是購買內馬爾,在歐冠上走得更遠。
A:但像內馬爾這樣的球員不是計劃!內馬爾不是計劃!1988年我們贏得意甲冠軍時,范巴斯滕才加盟,30場比賽他只打滿了3場。如果俱樂部的計劃是范巴斯滕,我們啥也贏不下來。后來我們贏得了歐冠(1989-1990),你知道古利特參加了幾場比賽?9場只踢了1場!我們在缺少巴雷西、安切洛蒂和古利特的情況下在歐洲超級杯上擊敗了巴薩。畢竟不存在沒有樂譜的音樂。布萊希特(20世紀德國戲劇家)說過,再好的演員也需要導演讓他表達出全部情緒。當巴黎人有一個以俱樂部為基礎的組織架構,然后保持現有的投入時,他們會進步。
Q:您所指的俱樂部是指主席和體育總監?
A:是的,他們是制定規則并讓人遵守的人。權威應該來自俱樂部。去年尤文圖斯就是很好的例子,在我看來他們的踢法不夠積極,但這是一家真正的豪門,有真正的領袖。當一些自負的球員因為被阿萊格里換下而抱怨時,俱樂部是怎么做的?剔除球隊大佬博努奇,歐冠時讓他上了看臺。接下來的夏天把他賣給了AC米蘭。這給所有人發出了信號,球員們不是指揮官,教練才是做出所有技術決定的負責人,沒有人可以冒犯他。這就像可憐的帕瓦羅蒂開始唱《Volare》而其他人卻唱《Aida》一樣,沒法想象。足球不需要太多想法,但需要想法明確,否則就是浪費錢。
Q:您對巴黎有何建議?
A:我不是來提建議的,我想說的就是要想贏球,最重要的是俱樂部,他要有眼光、能力、規矩、決定。然后是球隊,要有一個想法堅定的教練來執教。周二晚上我看到了一場平庸的比賽,這些年巴黎在歐冠上根本沒有明確的風格,踢得最好的一次是安切洛蒂時期與巴薩的兩場交鋒(2013年歐冠1/4決賽,兩回合2-2,1-1),他們需要好好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