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贏下一場“憋屈”的勝利 一傳漏洞惹怒郎導

體壇+通訊員英俊報道
當?shù)貢r間8月27日,中國女排迎來小組賽最后一個對手印度隊,盡管3比0完勝取得小組五連勝,但球員們的狀態(tài)卻沒有調整到最佳。
由于整個亞運會排球項目賽程比較冗長,比賽密度和強度并不大。主教練郎平希望主力隊員能夠通過比賽保持手感,替補隊員也需要盡快適應競技狀態(tài)。本場比賽首發(fā)陣容中,隊長朱婷、李盈瑩搭檔主攻線,副攻顏妮、袁心玥,二傳丁霞,接應曾春蕾,自由人林莉。
開局階段,中國女排進入比賽狀態(tài)十分慢,場上配合頻頻失誤,一度和印度女排相持至11平,主教練郎平罕見在暫停時批評隊員:“怎么開的準備會啊,接了15個一傳就到位3個。”暫停后,中國女排改變一傳站位,一傳到位率極低的李盈瑩改為不接一傳,專心于進攻。首局局末階段,女排利用兩點換三點,將刁琳宇和龔翔宇派上場。
但二傳刁琳宇替補出場后,多次出現(xiàn)傳球倒三角、失配等低級失誤,即使是傳給副攻最簡單的“近體快球”也效果不佳,袁心玥僅能輕打過度。龔翔宇在中途被換上之后,一傳比較穩(wěn)定,但進攻失誤過多,央視解說都看不下去,直言:“龔翔宇的失誤又來了!”。中國隊前兩局遭遇到對手相當頑強的抵抗。
第三局比賽主力二傳丁霞再次披掛上陣,女排姑娘們也逐漸找回了專注,后半段橫掃獲勝,但仍難掩隊伍暴露出的漏洞。全場比賽,主攻、副攻位置上都沒有做出人員調整,朱婷、李盈瑩、顏妮、袁心玥打滿全場。而自由人、接應和二傳則頻繁更換,考察、鍛煉隊員的意圖顯而易見,但效果卻一般,替補出場的隊員很難達到合格標準。
在戰(zhàn)勝韓國女排后,主教練郎平認為球隊勝在“團隊的力量”,主力隊員逐漸找到了大賽的狀態(tài)。因此上輪面對哈薩克斯坦女排,郎平在陣容上就做出了比較大幅度的調整,小將李盈瑩、胡銘媛都獲得了首發(fā)的機會。
亞洲范圍內,中國女排的對手無疑是日韓泰,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日本女排、韓國女排都在小組賽遭遇敗仗,但絕非“魚腩部隊”,小組賽雖然敗北,但都曾大幅度輪換了替補陣容,日本女排更是每場比賽都在變陣。泰國女排老將維拉萬、努特薩拉展現(xiàn)出相當不錯的競技狀態(tài),中國隊如果仍以今天的狀態(tài)去迎戰(zhàn),發(fā)球自失、配合失誤、一傳連續(xù)崩潰等問題不能得以解決,能否取勝奪金或增加變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