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關鍵詞回顧中國電競2018——地域化

“重慶雄起”幾乎是全國范圍內最出名的一句重慶方言。
從1997年甲A聯賽的前衛寰島到現在中超的重慶斯威,主場漫天的“重慶雄起”和“為重慶而戰”令人印象深刻,每一個重慶人聽到這樣的口號無不熱血沸騰,這是競技體育融入地方人民血液的經典案例。
2018年之前,中國電競還是主要圍繞上海這個主陣地進行發展。隨著國家多次倡導鼓勵電競發展,以及電子競技自身在國內的迅猛增幅,到了2018年,我們已經可以在距離上海上千公里外重慶的電競主場內聽到那聲熟悉的“重慶雄起”了。地域化,已然成為2018年中國電競的一大標志。
電競之花開遍祖國大陸
從點到面,從碎片到整體一直都是職業競技體育規模發育的良性節奏,職業化初期的甲A聯賽12支參賽隊伍除八一隊外來自八個不同的省份,直到2018年的中超已經擴張到來自12個省份的16支隊伍,在這個過程中中國足球職業體系更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而到了電競這邊,即使是上海也已經難以匹配日趨龐大的產業規模。
2016年,光LPL聯賽就有三支戰隊定居在上海靈石路上,商業、宣傳、粉絲等戰隊經營的重要資源在可以輻射到的區域被分為若干份,這勢必是不利于電競整體發展的。
影響力大如LPL這樣的頂級電競聯賽,即使在全國范圍內擁有大量粉絲,關系到俱樂部和賽事的切身利益,輻射全國的強大實力就顯得遠水救不了近火了。
2017年,國家屢次出臺文件鼓勵開展包括電競大型賽事在內的電子競技相關活動。到了2018年,電子競技已經開始逐步走出上海,在全國各地生根發芽。
在這個過程中,LPL地域化主客場制度的實行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2018年春季賽,LGD杭州主場、Snake重慶主場和OMG成都主場投入使用,電競賽事與傳統體育賽事之間的差異進一步弱化;夏季賽開始后,WE西安主場和RNG北京主場揭幕,北方兩大古都都擁有了自己的電競主隊。
除了LPL的版圖擴張,電子競技的星星之火還在全國其他地區越燒越旺。
2018年的NESO全國電子競技公開賽有來自全國22個省、市、地區的代表隊報名參加;
7月的內蒙古自治區運動會首次將電子競技列為正式比賽項目,并宣布在全區成立電競賽事培訓機構為自治區電競發展輸送人才;8月的海南省運會上,電競再次入圍正式比賽項目;
年末,廣州沖鋒隊、成都獵人隊、杭州閃電隊宣布成立,他們將代表所在城市參與OWL第二賽季的角逐……
從頂級聯賽到民間海選、從國際大賽到地區賽事,2018年電競在全國大小城市發聲的例子不勝枚舉,電子競技正逐步走出上海一隅輻射全國,這和諸多競技體育發展歷程不謀而合。
城市和電競是互相需要的關系
隨著科技的進步,國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受眾對于精神享受的要求也相對應的猛增。這一切在電子競技的反映直觀體現在觀眾不再滿足于通過設備直播來觀看電競賽事,他們更多的是希望去到現場觀看電競比賽,感受電競氛圍。
2017年的英雄聯盟S7世界賽落戶中國,武漢、廣州、上海、北京先后承辦各階段賽事,不僅在原本電競氛圍濃厚的上海,其他三站也都紛紛出現了一票難求的局面,在北京鳥巢舉行的決賽即使沒有中國戰隊票價依然被炒到了上千元。
正所謂哪里有抱怨哪里就有商機,玩家群體對于電競生活的新需求為電子競技的地域化提供了理由,這樣的群體又擁有年輕的特征。
2018年全年,LPL地域化實行后五大主場平均上座率達到九成以上,說座無虛席絕不為過,而觀賽人群多為20-30歲的年輕群體,電競已然成為當代年輕人的必需品。
同樣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年輕人對于競技體育的認識卻逐漸變得淡薄,體育觀眾大齡化正成為無法被忽視的問題。資料顯示,當下各大傳統體育賽事在世界范圍內基本都出現了觀眾平均年齡增大的趨勢,以一直熱門的NBA為例,2006年至2016年間觀眾平均年齡從40歲增長到了42歲,而2000年到2006年這個數值穩定在40歲不曾改變,這正是生活多樣化,選擇變多所導致的。
對于城市而言,年輕人口的活力是城市經濟文化發展的保障,時下的情況是年輕人逐漸失去了對中超、CBA等傳統體育比賽的興趣,這個時候就更需要電競這個以年輕人為主力軍的朝陽產業作為加持,更何況電競本身也擁有絕對強大的創收能力。
城市需要年輕人的力量,電競也需要年輕人的支持。換一個角度,城市經濟建設需要電競這樣有潛力的新興產業,電子競技的發展同樣也需要城市作為依托。在這兩點上,城市和電競存在交集。
正因如此,我們才可以看到風華正茂的年輕人們在電競主場高喊:“重慶雄起”,和傳統體育主場交相輝映,這是城市精神與文化的傳承。
電競地域化風口仍在擴大
經過2018年一整年的發展,電競已經在全國大中小城市拉開了從低端到高端,從端游到手游的全面扎根,屬于中國電競地域化的風口仍在擴大。
2018年是中國電競經過二十年坎坷后迎來豐收的一年,各大項目捷報頻傳,而獲得榮譽的中國電競選手們回國也同樣受到了來自家鄉的宣傳,被樹立成年輕人中的城市英雄形象。
Uzi在2018年收獲英雄聯盟MSI世界冠軍并代表中國獲得亞運會電競表演項目金牌,回國后,他以0出場費支持公益事業的嘉賓身份去到了家鄉湖北宜賓的電競比賽現場,比賽現場接近爆滿。
同樣是成為城市英雄的還有Uzi的隊友Letme,在亞運會奪金歸來后,從海南高校聯賽開始接觸職業電競的少年登上了家鄉報紙《海南特區報》,并被海南萬寧發布通報表揚他為家鄉做出的貢獻。由此開始,海南政府通過了多項支持省內電競賽事開展的文件。
優秀的成績打造出新一代的電競偶像,從而進一步鼓動地區對于投身電競產業活動的
積極性。
除了成績的催化以及明星效應,各地區逐漸表現出對電競的支持態度是風口擴大的又一保證。
2018年內,以上海為首的多個城市宣布開放電競運動員審核,同時電競裁判員等賽事生態鏈條從上而下的部分都反復被提及,這對電競地域化開展是巨大利好。而諸如西安的曲江新區、上海的靜安區都已經由政府牽頭正式宣布了大力支持電競在當地的發展活動。
而電子競技還很有可能出現在2021年的陜西全運會的舞臺上,如果成真,這又將會是一次電競向主流化靠攏的契機,同時也將推動電競地域化更加穩固的繼續下去。
最后,同樣重要的是電子競技本身卓越的潛能,即使2018年中國電競迎來了史無前例的成功,但從產業到賽事無不反映出當下并不是電子競技發展的頂點。不僅如此,電子競技依然處于穩步上升期,隨著越來越多的城市對電競敞開懷抱,地域化這個命題在接下來的時間里還將和中國電競緊緊聯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