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王勤伯
二戰期間,德國納粹曾經竭盡全力去封鎖關于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消息,他們試圖讓世界相信,集中營是充滿德式溫馨祥和氣氛的營地,有音樂、紀律、勞動和自由,Arbeit macht frei.
及至今天,盡管歐洲歷史學家們對于奧斯維辛的歷史早就有過無比精細的挖掘,德國政府領導人也多次公開懺悔,真相鐵板釘釘,歐洲極右仍然努力否認過去。
最近在意大利就發生了一件事,在墨索里尼出生地附近、“北方聯盟”執政的一個小城,當地市政府拒絕發放去奧斯維辛的旅行費用給兩位學生(他們原本有權利得到),理由是,“讓學生去參觀奧斯維辛,為什么不讓他們去參觀古拉格?”
有時候真相的傳播也是格外奇特的,例如通過情節離奇的愛情故事。最近奧斯維辛又引發了歐美世界的注意,因為一段動人的愛情。一對年輕男女在奧斯維辛墮入愛河,發誓相守一生,然而,命運卻讓他們分開,整整72年后才重新相遇!
1943年,大衛認識了海倫。他們相識的地點不是林蔭道下,也不是餐廳里,而是奧斯維辛集中營。大衛是波蘭人,17歲,海倫是斯洛伐克人,25歲。
他們約會的地點,是在牢房里一個僻靜的樓梯頂端。那個地方沒有景色,如果有景色,就是瞭望塔和焚尸爐,唯一的便利,是和周邊人局促的隔離。在1年時間里,每個月,他和她在那里幽會一次。他們彼此承諾,有一天能夠逃離這里,就去華沙見面,在那里一起生活。
命運讓他們注定分開。1944年,大衛被轉移去別的集中營,也就是猶太人轉移過程中恐怖的“死亡行軍”。大衛成功地在途中逃脫,他給了身邊的德國軍官一鏟子。他躲進了一個農戶的谷倉里,一直不出來,直到后來聽到了自己熟悉的波蘭語。
大衛有兩個姐姐更早去了美國,他一直牢記著她們的地址。華沙那邊情況一切未明,他無法去那里等候海倫,一路輾轉,最終去成了美國,后來他成為一個百科全書推銷員。
海倫也是在另一次“死亡行軍”中逃脫的。戰爭結束后,她嫁給了一位聯合國工作人員。他們先去了南美,然后定居紐約。
兩人都對奧斯維辛的約定守口如瓶。直到2015年即將年滿90歲的大衛出版了自傳,他們兒孫們才知道集中營里曾有這樣一位小姐姐以自己的愛給了爺爺巨大的信念和力量。
他們開始了尋找海倫的努力,發現她仍然在世,但已及至生命末期,躺在曼哈頓一家醫院的病床上,身邊是很多的書籍。
海倫沒有子女。她和大衛的見面沒有其他人在場,兩人緩緩地在病房里回憶往事,這是他們72年來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見面。
即使隔墻有耳,門外大衛的兒孫們也聽不懂他們在說什么。他們使用的語言是匈牙利語。或許他們各自說波蘭語和斯洛伐克語也能交流,但他們使用匈牙利語,這是見證當初他們愛情的語言。海倫來自斯洛伐克,在耳邊輕輕給大衛唱過很多動聽的匈牙利情歌,盡管現在她已經唱不動了,“你還記得嗎?唱給我聽聽?!?/p>
大衛唱了。
去年,100歲的海倫在病房里安靜地告別人世。
為了紀念這段偉大的愛情故事,今天我們“世界罩杯”欄目特意請來了哥倫比亞模特達尼埃拉?塔馬約。
伯辣圖說,親愛的達尼埃拉,如果想讓情人永遠記得自己的聲音,一定要學會唱歌。
今天是“伯辣圖”第579期,本欄目已連載超過500期,欣賞往期精彩圖文,最便捷的方式是在手機上下載體壇加APP↓↓↓
本欄目長期征詩,有意投稿者可直接在當天“伯辣圖”文末評論留言,或者在新浪微博私信“@Alain王勤伯”。
昨日征詩佳作
網友蘇恒
《隱士吟》(曲:芳春頌)
云正聆聽鳥正低吟
花羞赧草動心
猴兒偷偷借個蔭
貓兒屋上結親
豬羊彼此為鄰
一樹枇杷美得入了心
一曲琵琶音
淺唱低吟
此景
最合我心
江湖紛爭如浮云
不如來聽琴
一曲一生皆宿命
偶爾學大俠管不平
或是杯樽相對飲
就算今生都歸隱
江湖已不名
我只為你撫琴
這天籟之音
描繪愛情
執手在塵世外
訴我心
*
網友Nocchiere
《白鳥》
我尚未感到驚訝
昨天下午一只白色烏鴉
親臨我的茶杯
你懷疑的目光有如鬼魅
侵擾苦澀的撫慰
那畫中人的雙腳鉗殺
側翻在冬季的雪塵轟炸
月球的眼淚是對視的頭顱
即使用面紗掩住通路
疾馳的馬車仍縱容負累的長發
關聯被清掃邏輯被踐踏
動搖著翻滾著,那
被冠以“你”之名的空殼
破碎是時間問題亦或指尖的抉擇
我方知堅硬的雪并未計劃消失片刻
你啊,嘲笑大地嘲笑陽光
而狩獵者的箭矢
也早已對準這曖昧的狂妄